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全球宗教 > 佛光新聞> 周聰發:如同陽光、空氣、水 灌溉菩提種子

佛光新聞

字級

周聰發:如同陽光、空氣、水 灌溉菩提種子

【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】 2024-05-18
普門寺功德主周聰發,自小就跟著祖母,逢初一十五拜觀音。周聰發是佛光山榮譽功德主陳信智的外甥,陳信智接引周聰發的母親學佛。母親有時會帶他去道場,做為長輩的陳信智,看到他時總會讚歎一句「有慧根」。

但周聰發為了事業,在外奔波數十年,直到某個因緣際會下,感悟到生命的真諦,開始親近道場,當時已是將近50歲的知天命之年。周聰發說自己學佛比較晚,每當從法師開示學到佛法和觀念,回去就會和子女分享,也會邀約子女參加道場活動。但當時還是中學生的孩子們,常以課業為由婉拒。

「不過我是不怕被拒絕的,就當作是陽光、空氣、水灌溉菩提種子,總有一天會發芽成長的」。

就在周聰發辛勤灌溉長達10多年後,終於逐漸在孩子身上收穫成果。以長女周儒苡來說,這是一段從排斥誤解,到願意靠近的過程。曾經看著父親全心投入道場事務,假日總不見人影,讓他以為父親就是因為這樣,分散了對子女的關愛,也使他對佛教產生誤解。

出了社會,遇到太多的不順遂,讓他生起了厭世感。此時父親告訴他,在佛法中說的「放下」、「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」。一開始很難理解,這看來像「躺平」的生活態度,和他過去認知的積極努力、捍衛自身權益的觀念,完全背道而馳。

但隨著生命經驗的累積,周儒苡開始了解,其實是放下那極端的想法。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下,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,為自己下一分鐘的快樂負責。能過好這一分鐘,就可以度過美好的一天。過好這一天,就能過好這一生。此時讓周儒苡不禁感歎,終於知道原來佛法有這麼高深的智慧。

回想這一段過程,周儒苡提到有本書《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:弟子如是說》。父親受大師的身教與言教影響,他也是因為父親的身教和言教,有了啟發與轉變。
12345678910第1 / 930頁
追蹤我們